“桌面云”概念诞生至今20年了,发展至今, VDI/IDV/VOI三个架构获得国家认证。
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提到桌面云就是会被认为是VDI。
诚然,VDI架构桌面云最先诞生,承担了培育市场的使命,可是,VDI在某些场景环境下,使用体验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被市场误以为:桌面云很“坑”。那么关于桌面云使用效果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VDI计算在“云端”,终端性能较弱,若是在VDI上运行大型3D设计软件,用户体验给出一星已经非常高了。若是要提高体验,必须要依赖云端GPU虚拟化或者直通,成本投入就不是一般企业能承担的。
2)网络质量差的环境VDI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画面,因此网络质量的高低对VDI的桌面体验有直接影响。虽然一代代VDI协议不断改进,逐步降低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但是由于不支持盘网双待,一旦断网,终端也就瘫痪了。
3)外设繁杂的场景,如:政务窗口、医院收费窗口等VDI对外设的支持,依赖于服务器端的重定向,遇到新外设、特殊外设,往往需要开放定制,且定制难度大。比如医疗行业,外设种类繁多、接口类型复杂,采用VDI方案,实施和适配让人欲哭无泪。
4)无专业运维团队的单位/企业VDI方案涉及到较多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对于很多企业的运维人员来讲,存在一定的入门门槛。在进行优化和排错时,往往要依赖于厂家或者服务商,自主运维难度大。如果是并发场景下,如呼叫中心或者学校,大量桌面同一时间启动,服务器和存储吃不消。
推荐场景:移动办公、广域网下数据安全要求高,且无外设、网络稳定的场景如果说VDI是“云端”计算,IDV就是终端计算,也因此,IDV无法实现移动办公。
2) 外设繁杂的场景,如:政务窗口、医院收费窗口等IDV是将虚拟机跑在实体机里面,外设需要从物理机接口转换到虚拟机外设接口,很依赖硬件虚拟化技术,这也就意味着,外设的施工和适配是个让人头大的问题。
3) 研发设计场景IDV毕竟还是虚拟机,受限于虚拟机的兼容性,很多虚拟化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无法在虚拟桌面中运行。IDV虽然利用了终端的本地运算性能,但因穿透技术,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本机的性能,大型专业软件在使用时,用户体验终究是差了很多的。
2020年9月IDC咨询报道:搭载以Intel主导和研发的IDV解决方案以及VOI本地计算虚拟化解决方案的端末设备(本地计算云终端市场)在2019年的出货量超过67万台,同比增长92%。相对于VDI解决方案,基于分布式计算和集中管理的设计理念、终端和云端的算例均衡、数据安全和离线办公等诸多方面的虚拟化本地计算解决方案显现了诸多优势和特长,IDC预计这一市场的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8%。同时国产化瘦客户机和云终端市场也是未来热点话题,IDC将持续予以关注和监测。
数据显示,市场正在向VOI架构桌面云偏移,也证实了VOI架构桌面云的价值。与VDI和IDV架构相比,VOI架构桌面云有比较大的场景应用优势。
VOI架构桌面云的桌面运行在终端物理机上,无任何虚拟化层,桌面性能无损耗,能够保留与PC一致的体验、一致的硬件兼容性,可以流畅播放高清视频,流畅运行各类三维设计、图形建模、动画渲染等高强度运算的软件。
因此,VOI架构桌面云可轻松解决VDI架构和IDV架构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外设兼容性问题、终端无法利旧的问题、大型专业软件无法使用的问题等。
VOI架构桌面云支持盘网融合技术。可将服务器端的镜像缓存到本地硬盘,通过本地启动终端,使终端脱离对服务器和网络的依赖。若本地硬盘故障,可通过网络启动,保证终端的持续运行。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同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架构。锐起RDV结合了VDI/IDV/VOI等虚拟化的优势,采用“集中存储、分布计算、盘网融合”的独特架构,兼容各类操作系统,兼容各种外设硬件,能够最大化利用终端电脑资源,使终端电脑流畅运行各种大型软件。
锐起RDV桌面云解决方案在航空航天、生产制造、研发设计、军队、金融、教育、医疗、公检法司等行业应用广泛,积累了大量的行业应用案例,未来也将持续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